今天是大專院校向教育部申請調漲下學年度學雜費截止日,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成員上午到教育部,要求全面凍漲學雜費,立即依法調降今年生師比超標大學的學雜費,教育部應正視台灣生師比超標、師資不足的高教危機,別再延續過往的漲學費政策。反教育商品化聯盟上午呼籲教育部立即處理師生比超標、師資不足等高教危機。記者侯永全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反教盟表示,生師比值越高,就代表學校的教師人力越不充足,也代表著大班制、併班上課情形愈普遍,學生每年繳納學費給學校,卻不見學校把獲利拿來增聘師資。教育部制定的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收取辦法第12條、專科以上學校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第8條,都有規定生師比值超標的大學,將會以降學費、調降招生名額總量的方式處理。反教盟發現,104年度、105年度至少有18所學校的生師比超標,但教育部卻遲遲未處理。反教盟表示,國內公私立大學的平均生師比,1991年時是18.5,之後連年惡化,2015年高達26.1。日本、德國、英國、德國的生師比都不到20。教育部應該依法調降18所生師比超標大學的學雜費,投入公共資源,增加大學專任教師數量,境外生應立即納入生師比計算,合理反映大學應聘足的教學人力。針對遭點名18間大學生師比超標,教育部高教司專委譚以敬表示,日間學制的生師比值是23,這些學校近兩年的生師比都符合規定。反教育商品化聯盟上午呼籲教育部正視公共資源投入不足,造成師生比超標、師資不足慘況,教育部高教司專委譚以敬(右二)出面與學生溝通。記者侯永全/攝影 分享 facebook 【中央社台北5日電】反教盟今天表示,將境外生納入生師比後,有18所大學「生師比」超標,要求依法調降學雜費。教育部表示根據現行數據,並無大學生師比超標,境外生納入生師比尚在研議中。反教育商品化聯盟今天在教育部前舉行「生師比超值超標,教育部別包庇」記者會,並上演行動劇,反諷生師比超標的大學,合計超過上億元學費,卻未依法調降,等於將學費白白送給學校。反教育商品化聯盟計算104和105學年部分大專校院師生比,納入日間學士、碩士、博士班和境外生的學士、碩士、博士班學生人數及專任和兼任教師等數據,算出有18所大學「生師比」超標。文化大學學生陳邦安表示,文大約有2萬6000名學生,但生師比高達23.7,學校又聘減兼任教師,因而限制修課人數,讓學生無法選到想上的課,學校還推動自主體育,要學生自己利用閒暇時間運動,等同變相資遣體育老師。就讀台北醫學大學的陸生張郁表示,「生師比」過高可能造成境外生學習阻礙,例如境外生不會處理報告,有的中文不好,需另外重聽課程,這些都需師生協助,但1個老師要照顧100多位學生,哪有時間照顧境外生,境外生學費高於本地生,受教品質卻未獲保障,反而成了某些學校的搖錢樹。反教育商品化聯盟表示,根據教育部規定,生師比值超標的大學應調降學費或名額。教育部今年3月宣布會將境外生納入生師比,至今都未施行,對於境外生納入生師比計算後,日間學制生師比超過23的這些學校,應依法調降其學雜費。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指出,這18所生師比超標的大學,教育部遲遲未處理,等於將104、105學年這18所大學、超過24萬名學生,共上億元的學費白白送給學校;而境外生負擔較高學費,卻未納入生師比,實在太不合理,也影響他們的權益。為保障學生受教權益,反教盟要求,教育部依法調降今年18所生師比超標大學的學雜費,並將境外生全數納入生師比計算公式,同時投入公共資源,增加大學專任教師數量。教育部高教司表示,根據現行數據的大學生師比都在23以下,並未出現超標的情況,學生團體計算的數據可能並非完整資料,教育部也正在討論,希望未來讓一些校務資料更加公開透明,方便外界檢視和瞭解,而境外生納入生師比目前也正在研議中。
A9E9407C9B9A743A